图片
关于中国革命的成功刺激作用
我们不否认中国在朝鲜战争爆发问题上起过作用。但这首先并不在于毛泽东1949年5月和1950年5月两度在与朝鲜党领导人的谈话中,直接或间接地肯定或赞同朝鲜党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想法。而在于中国共产党人1949年的革命胜利给予平壤以及莫斯科的直接的影响和激励作用。
朝鲜劳动党政权是在入朝苏军的帮助下,于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建立起来的。在1948年春天,也就是驻朝苏军撤走之前的几个月时间里,它才刚刚组建起自己的正规军——人民军。苏军撤走时,给朝鲜人民军留下了包括坦克、自行火炮、重炮及鱼雷快艇在内的一批重武器,还提供了足够装备几个满员步兵师的轻武器。但直到1949年春天为止,朝鲜党不仅不具备用武力来统一朝鲜半岛的足够实力与信心,甚至还不能不对来自南方的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掉以轻心。从现有的文献记录看,金日成3月访问莫斯科时,几乎没有提及统一朝鲜半岛的具体设想。包括对南方军事挑衅的态度,斯大林也明确要求金日成不要先发制人,认为只有当南方军队先行攻击,北方的人民军才可以转入反攻。也正是出于对自身力量不足的担忧,5月间金日成又派人民军政治部主任金一代表自己去北平见了毛泽东,特别希望在这方面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支持。
从什特科夫和科瓦廖夫的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同样认为北方目前还不存在着统一朝鲜半岛的军事实力,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即使美国人走了,日本人没有来,“我们(也)不劝朝鲜同志向南朝鲜发动进攻,而是(主张)等待更有利的形势”。因为一旦贸然进攻,“麦克阿瑟能够迅速把日本部队和武器调到朝鲜来。而我们又不可能迅速地有力地给予支援,因为我们的全部主力已到长江以南去了。”因此,类似的行动,只有在中国已经完成了统一全国的战争,而国际形势又变得有利时,才可以采取。
那么,中国何时才算是完成了统一全国的战争呢?而国际形势又怎样变才算得上是有利呢?对于这一点,朝鲜党,包括斯大林都有着他们自己的看法。
如果说在金日成访问莫斯科和金一访问北京之际,朝鲜半岛以及整个远东或国际形势对于朝鲜党还不能乐观的话,那么1949年5月份以后,情况则发生了重要变化。这首先是因为在苏军于1948年秋天撤退的压力下,美军在1949年6月也终于不能不撤出了朝鲜南部。美军的撤退在朝鲜党的领导人看来,无疑朝鲜半岛和整个国际形势转向有利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次是几个月之后,中共中央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建国准备,召开了新政协,公布了《共同纲领》,这更是被朝鲜党的众多领导人看成是中国革命已经成功和中国的统一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党的建国行动,明显地刺激了朝鲜党内渴望迅速解决朝鲜问题的情绪。他们明显地没有考虑到中国党还在进行中的统一国家的战争问题,事实上他们根本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不仅如此,由于曾经有众多朝鲜人或朝鲜族人为中国革命流血牺牲,金日成等“显然认为”,胜利了的“中国人也应当帮助他们。”
1949年9月初,受到这种想法的影响,金日成开始向莫斯科“请求准许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以夺占瓮津半岛,以及从瓮津半岛以东到开城附近的部分南朝鲜地区,以缩短防线。”“如果国际局势许可,他们准备继续向南方挺进。”这里的所谓“如果国际局势许可”,指的其实就是寄希望于美国届时不加干预。如果美国不加干预,党内比较乐观的一派坚信“他们能够在两周,至多两个月内,夺占南朝鲜。”当然,金日成在发现莫斯科方面质疑人民军的战力后也承认:“如果内战拖延下去,那时他们会陷于政治上不利的地位。而现在的条件下是不可能指望速胜的”。因此,他很快改变了太过乐观的态度,强调“不主张发动国内战争,而只是建议夺取瓮津半岛和该半岛以东到大约开城附近的部分南朝鲜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莫斯科并没有反对金日成的军事设想。恰恰相反,同样也是受到中国革命胜利的的刺激,他们对于用军事办法统一朝鲜半岛的设想丝毫没有反对的想法。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关心的仅仅是军事力量的对比和战争的准备程度如何。莫斯科没有批准金日成的计划,只是因为从苏联大使、代办到苏共中央都一致认为,“要对南方进行胜利的速决战,北方军队还不够强大”。“如果军事行动由北方主动发起并具有持久性,那么这可能给美国人对朝鲜事务进行各种干涉以借口。”然而,他们明显地是期待着朝鲜的问题也能够像中国的问题一样,成功地借助于该国共产党人的军事力量来解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加杠杆炒股票,最大的合法配资平台,众和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